國產乎? 僑產乎?
有百年歷史的吳公祠,年老一代的華 一知半解,有關於吳公祠的來歷是國 門的正上方橫懸著一面黑漆大匾,書 有“吳武壯公祠”的金色大字,迎面的前方豎立著一 座用琉璃磚瓦建造的大照壁,從右 側登階而上,一條花崗石舖路,兩旁杉松排列,直通廟殿,廟殿的正中央供奉著吳武壯公長 慶的神主靈位,北面有副殿一棟,是供奉著清兵陣亡將士的靈位,南面建有頌德碑閣,並建 有迎賓公舍,當年馬廷亮領事臨祭時,率部下大清官員及僑領曾在此公舍內駐足少憩。 在廟殿的後庭有寬廣的空地一片,日帝統治時期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華僑,就在 此處落 腳.築陋屋而居,約有四十戶.形成一村.曾有張姓華僑自任村長.常代表住戶到協會來請求 福利接濟.在華僑小學門傍挑擔擺灘.賣韭菜雲豆花生瓜子.燒餅饅頭的僑民.其中十之八 九都是來自張村長部落的居民. 一九七 0年代大韓民國施行都市美化.拓寬道路,吳公祠 於是被劃在要拆除的紅線上.這座百年老建物的命運,從此走進了歷史我駐韓大使館領 事部聞訊.立刻傳達華僑協會.向巿廳提出交涉,華僑的國有公產不能一方面任意毀除. 約,能証明此代地和建物是大清國或是華僑所有.僅有一張褪色的老相片.是當年清政府 駐韓馬廷亮總領事.同部下官員和僑領.祭奠吳公忌辰後.於祠內公舍前合影,除此相片以 外,竟然一無所有.只憑一枚照片.不能証實是產權,於法無助.後來市廳提出的檔案資料 解釋如下..朝鮮國君為了追念大清國名將吳長慶提督,睦鄰援邦,奉命率兵,屯駐沌京城, 平述內亂,防倭寇,不幸病死軍中.為銘感其功績,於上址購得民地一處,(當時此地己 屬東門外的郊區)建立廟祠以誌永銘.所以此產權屬於市有地.由於道義立場,本市廳願 補助兩仟五佰万元,做為住戶的搬家費.內中包括吳公祠原樣遷移於延禧洞校內的工事 費.一場誤判的僑產歸屬,在此落幕告終. L.A.焉晋琦稿 |